关于黄山市2023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

发布日期:2025-02-17 17:11信息来源:市财政局 作者:市财政局 阅读次数: 【字体:   收藏

市人大常委会:

受市政府委托,现将2023年度全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基本情况

截至20231231日,全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资产总额(账面净值,下同)736.53亿元,负债总额66.01亿元,净资产670.52亿元。其中:市本级资产总额276.03亿元,负债总额36.59亿元,净资产239.44亿元。

资产分布及构成情况

1.资产分布情况

全市行政单位国有资产395.49亿元,事业单位国有资产341.04亿元。市本级行政单位国有资产26.01亿元,事业单位国有资产250.02亿元(其中:公共基础设施资产153.74亿元、土地储备资产38.31亿元)

2.资产构成情况

全市固定资产84.25亿元,流动资产107.42亿元,在建工程37.63亿元,长期投资7.76亿元,无形资产7.19亿元,公共基础设施475.16亿元,政府储备物资0.18亿元,文物文化资产1.28亿元,保障性住房11.51亿元,其他资产4.15亿元。

市本级固定资产28.38亿元,流动资产60.43亿元,在建工程15.32亿元,长期投资7.59亿元,无形资产4.41亿元,公共基础设施153.74亿元,政府储备物资0.004亿元,文物文化资产0.018亿元,保障性住房5.87亿元,其他资产0.27亿元。

    (二)资产配置、处置、收益情况

1.资产配置情况

2023年度,全市行政事业单位配置固定资产238,344.51万元(账面原值,下同),其中新购175,051.90万元,占73.44%。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配置固定资产60,912.59万元,从配置方式分析,新购56,686.26万元,占93.06%
    2.资产处置情况

2023年度,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处置资产29,924.47万元,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处置资产9,201.61万元。

3.资产收益情况

2023年度,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出租出借资产收益1,405.68万元,资产处置收益6727.62万元。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出租出借资产收益477.01万元,资产处置收益156.68万元。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

(一)聚力制度建设,推进资产制度体系化。严格贯彻落实《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市县财政部门制定资产管理相关制度,先后印发《黄山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工作指引》《关于加强公共基础设施类等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和市属国有企业资产租赁交易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内部资产管理制度,确保国有资产安全有序配置、使用、处置,构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体系。

(二)聚力厘清家底,推进资产登记精细化。组织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业务培训,提升资产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强化部门国有资产管理主体责任意识。加强全市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保障性住房文物文化资产等行业资产数据管理,确保资产管理系统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我市2023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年报工作获得省财政厅通报表彰。开展市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领域问题排查,对部分单位存在的资产未及时入账、租金缴纳不及时等方面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积极落实巡视、巡查反馈资产管理问题整改,推进市直699套政企共建公租房违规办证、1583套政企共建公租房租金长期未收取、屯溪老街公管房产公开招租等历史遗留问题解决。

(三)聚力低效盘活,推进资产利用高效化。各级财政部门组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全面厘清资产家底,探索资产盘活新路径,开展低效闲置资产盘活。通过文旅融合、交旅融合、政企共建、系统共享等模式,对闲置的道班、校舍、办公用房、医疗和教学设备进行盘活。市本级完成2.1万平方米闲置房产的盘活利用,其中:隆阜片区行政事业单位闲置房产划拨屯溪区政府,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原市委党校闲置房产交付屯溪区政府,作为江南实验小学分校区、推进市老年大学办学场所扩容、保障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办公及业务用房需求。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盘活情况调研及典型案例评选,多种方式宣传低效闲置资产盘活工作。我市低效闲置资产盘活工作在全省做经验发言,相关案例在安徽财政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公众号发布,资产盘活短视频和6篇优秀典型案例被推荐至财政部。

(四)聚力集约共享,推进资产调配常态化。印发《黄山市市级政府公物仓管理办法(试行)》《黄山市财政局关于做好低效闲置资产常态化盘活和公物仓使用工作的通知》文件,结合我市工作实际,采取虚拟仓+实体仓方式搭建市级政府公物仓平台,市县财政部门同步推进政府公物仓建设。依托预算一体化系统,开展省市县(区)三级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供求信息共享和资产实物统一调配,推进国有资产共享、共用和集约化管理。通过市级政府公物仓,保障2023RCEP地方政府暨友城合作(黄山)论坛会议和行政事业单位办公设备配置需求。出台《黄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坚决落实习惯过紧日子要求进一步强化厉行节约的通知》,明确公物仓调剂作为资产配置首选,从用新、独用用旧、共用转变,把过紧日子要求落到实处。截至20245月底,我市公物仓入仓资产601/件,资产价值202.05万元;出仓资产189/件,资产价值71.02万元;政府公物仓调入资产194/件(其中市外调入5/件),节约财政资金73.35万元。在全省政府公物仓建设应用考核中我市名次前列,获得省财政厅通报表扬。

(五)聚力公用事业,推进资产配置优质化。开展黄山炎培职业学校高新校区、市公共实训基地、市直学校校园网改造提升、考务监控平台升级改造等项目建设,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投入1.3亿元财政资金新建黄山市科技馆,创建我市首个集教育、体验及创新为一体的青少年科技交流平台。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市卫生行业资产规模增长迅速,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0485张,较2022年增长5.41%;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7.92张,较2022年增长5.32%。对交通基础设施中传统道班资产提质升级,先期优选28个闲置道班盘活,打造成集康养、生态、文化、消费等多种元素为一体的道班驿站,开启皖南交旅融合新篇章。开展水利基础设施会计核算工作,全面摸清存量水利基础设施家底,山区水库工程和山洪预警项目建设,服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保障性租赁住房管理,持续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切实解决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新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困难。

三、存在问题

一是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要进一步加强。部分单位资产管理责任意识不强,资产管理人员力量配备、业务素质与资产规范化管理要求不相匹配。日常资产管护不到位,存在资产实物与资产台账账实不符、资产登记不及时、资产处置不规范、国有房产未公开招租,政企共建公租房违规办证、租金长期未收取等方面问题。

二是资产管理制度需更新完善。近年来我市在资产日常购置使用、出租、处置等规范化管理方面出台了相关制度,形成了黄山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但部分制度文件制定时间过久,需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修订完善。

三是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房屋及土地未办理产权登记。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因土地规划或用地手续不完善、权利主体不一致或存在纠纷、房产建设审批材料缺失等历史原因,未能及时办理产权登记,存在房产土地资产的权属不明、产权登记不及时等方面问题。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加强宣传培训,强化部门主体责任

开展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业务培训,多形式、多渠道广泛宣传资产管理工作。落实主管部门国有资产管理主体责任,加强资产管理机构人员力量配备,严格执行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开展资产盘点核查,及时掌握资产家底,确保单位国有资产账实相符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政企共建公租房管理制度建设明确和落实部门管理责任,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管理局面。

(二)加快制度修订,实现资产管理制度衔接

根据新修订的安徽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相关制度,加快修订我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处置等管理办法,明确资产管理各环节工作的具体化指导意见和要求,保障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三)探索盘活路径,发挥闲置资产效能

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加强资产统筹,以存量促增量、以增量提质量,有效盘活并高效使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结合建设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因地制宜有效盘活行政事业单位低效闲置资产,最大限度发挥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效能。

(四)强化部门配合,推进办公用房权属登记

结合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权属统一登记工作部署,强化单位主体责任意识,开展办公用房权属清查登记工作。确定土地权属来源、完善办公用房立项建设审批材料、完成建设工程规划核实及竣工验收备案,市住建局、市资规局、市机关事务管理中心等部门协同配合,采取容缺办证机制,切实推动历史遗留问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