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财政局深化内控机制 筑牢风险根基
近年来,黄山市财政局不断深化内控建设,坚持业务开展与内控规范协同发展,把内控要求嵌入工作的各个环节和重要节点,不断优化业务流程,防范业务和廉政风险,保证财政资金和财政干部“双安全”。
一是制度为先。在制定“一个基本制度、九个专项制度”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围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针对重要岗位、重要事项,对工作流程、风险点等进行系统梳理,形成工作规程和业务风险防控汇编,作为业务工具书,规范业务流程,强化内部权力运行制约。同时,每年对内控制度和业务风险点进行调整完善,建立内控制度动态调整机制。
二是深化学习。及时组织学习国家政策文件、传达上级财政部门内控会议精神,明确财政内控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重要举措,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同时,不断强化内控业务培训,将内控培训纳入干部学习计划,提高干部职工对内控工作的思想认识,对内控制度的全面理解,对内控流程的全面熟悉,树牢内控理念。
三是狠抓落实。定期组织各科室(单位)开展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自查和交叉互查,强化制度执行。加强结果运用,将检查结果作为科室(单位)年终综合考核的参考,切实发挥预防预警和规范管理的作用,促进内控制度的不断完善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是推进融合。积极探索将内控与绩效管理相结合,通过绩效事前评估、事中动态监控、事后评价,把内控与监督融入到全业务流程,实行全过程管控,纵深推进内部监督。通过绩效管理载体,进一步优化资金审批、下达环节,堵住管理漏洞,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效能,强化科室(单位)对资金使用过程的监管责任,提高财政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