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绩效“指挥棒” 赋能新安江生态保护

发布日期:2022-06-27 10:12信息来源:黄山市财政局 作者:王郁 阅读次数: 【字体:   收藏

    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亲自指导,并对试点成果给予充分肯定的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改革试点。十年来,黄山市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始终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讲政治、优环境、促发展的高度,紧扣农业污染治理、城镇污水及垃圾处理、工业污染整治、生态修复等事关新安江流域生态环境的重点环节,在持续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不断探索创新资金投入方式,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和放大效应,引导更多资金为新安江生态保护赋能。
    坚持目标导向谋划试点工作。黄山市坚持生态优先,定下“一江清水出新安”的长期目标,紧盯目标谋划项目,从点、线、面、体全方位出发,多维度谋划项目,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统筹推进试点项目建设,截止到目前累计谋划实施各类生态保护项目325个,投入资金206.95亿元,为保持流域整体水质为Ⅱ类并稳定趋好提供了坚强的资金保障。
    坚持统筹融合推进试点工作。为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避免资金浪费,黄山市坚持全域一体,统筹融合推进试点工作,着力建立多位一体的生态保护体系。全域一体增绿,统筹抓好松材线虫病防治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市森林覆盖率由77.4%提高到82.9%;深入推进湿地公园、滨江区域等重要节点建设,在重点区域和重要支流实施水草治理,流域水体自净能力不断增强。线面联合防治,以线连面抓牢面源污染治理。全域推广茶菊园绿色防控,建立“七统一”农药集中配送模式,全市化学农药使用量大幅降低。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启动实施全市农村垃圾治理、农村污水处理和餐厨垃圾收运处置PPP项目,建成城镇污水主干管网320公里,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逐个点源击破,严格控制点源环境污染。沿江养殖网箱5993只全部拆除,累计关停污染企业220多家、拒绝污染项目190多个、优化升级项目510多个。
    坚持“严管厚爱”提升试点绩效。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严格项目入库标准,严控任何影响新安江生态环境的项目入库,尽一切努力把改善优化新安江生态环境的项目吸引纳入项目库。项目管理,制度先行。黄山市出台制定多个新安江生态补偿资金、项目相关政策,包括项目资金使用规范,绩效评价,项目管理等,严格按照政策要求进行项目资金管理。统一入库,专业把控。规范“谋划、申报、初审、评审”入库流程,建立项目储备库、实施库。2021年组织开展项目申报入库工作中,明确“7+16”项评审指标(7项前置条件、16项评分要点)严格审核把关,有50个项目纳入专家评审,根据专家意见最终共37个项目入选储备库。严抓绩效,科学规范。制定科学规范的项目绩效目标,按照“谁申请资金,谁设定目标”的原则,从项目实际出发,科学设定细化、量化的数量、质量、时效、成本、效益等方面的绩效目标和指标,确保项目实施成效可量化、可考核。
    坚持全流程跟踪监管确保试点效果。严格审核试点资金的拨付流程,加强事中跟踪管理、事后绩效评价反馈,开展月调度、季督查,及时通报预警,重视绩效评价结果运用。黄山市共实施三轮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每轮试点邀请专家学者对三年试点工作进行评估考核并出具绩效评估报告,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都取得较好效益。如,对全市农药集中配送项目进行绩效评价,通过项目的实施,提升了全市茶叶市场竞争力,提高了全市农民人均收入,2021年茶叶综合产值180亿元,比2017年增长36.4%,8家茶企入选中国茶企百强。通过回收废弃农药包装物3538.53万个并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有效控制和缓解二次污染,进而可以有效减少总氮(TN)和总磷(TP)排放量,带来经济生态效益双赢局面。
    2021年,新安江生态补偿试点向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试验区升级拓展,黄山市认真总结三轮试点经验,用好绩效“指挥棒”,让资金发挥更大效益,储备更强动能,进一步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