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人解读】市财政局局长江卓琪解读:《黄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落实2021年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
四月份,黄山市人民政府出台了《黄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落实2021年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黄政秘〔2021〕20 号)(以下简称《通知》)。市财政局局长江卓琪解读如下:
问:出台背景是什么?
答: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扎实推进民生工程,为夯实“六稳”“六保”、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2020年,我市圆满完成了33项民生工程实施任务,完成投资54.92亿元,人均受益3711元,各项惠民政策扎实落地,惠民成效显著提升。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民生工程工作,事关全面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黄山起步,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根据省委省政府相关文件精神,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稳定持续、滚动发展,精准管理、提质增效,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问:起草过程是什么?
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皖政〔2021〕24号)下发后,市民生办第一时间向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汇报省2021年民生工程项目安排情况,根据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要求,在深入研究学习省民生工程政策、充分领会相关工作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代市政府起草了《黄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落实2021年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初稿,《通知》经过反复修改完善后,形成《通知》(送审稿),经市政府同意后,《通知》于2021年4月16日以市政府文件印发实施。《通知》对于项目新增、退出和调整完善情况进行说明,就做好全年民生工程实施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问:受益对象是什么?
答:全市人民。
问:重点内容是什么?
答:《通知》提出,2021年新增6项,退出4项,调整实施8项,继续实施19项,仍然实施33项民生工程。
(一)新增6项民生工程。包括城市社区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中小学及中职学校教师培训,城乡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农田建设工程,农作物秸秆产业化利用,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二)退出4项民生工程。包括水利薄弱环节治理三年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资产收益扶贫,健康脱贫医疗保障。
(三)调整实施8项民生工程。增加幼儿托育内容,与妇幼健康和职业病防治合并为幼儿托育,妇幼健康和职业病防治项目;调整智慧医疗项目,智医助理,智联网医院退出,保留实施“安康码”应用内容;调整文化惠民工程,增加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科技馆免费开放,保留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农村文化活动,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农村体育活动退出;调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将智慧学校建设纳入;将棚户区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合并为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将党建引领扶贫工程调整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程;将“四带一自”产业扶贫调整为“四带一自”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将技能培训提升中技能脱贫培训调整为脱贫稳就业技能培训。
(四)继续实施19项民生工程。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出生缺陷防治,“四好农村路”建设,困难残疾人康复,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就业创业促进,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厕所改造及粪污资源化利用,农村电商提质增效,养老服务和智慧养老,困难人员救助暨困难职工帮扶,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义务教育营养改善,学前教育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环境生态补偿等19个项目。
问:工作举措是什么?
答:为确保2021年民生工程顺利推进,努力增进民生福祉,主要工作举措如下:
一是压实目标责任,强化协调推进。及时调整和充实民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明确目标职责,完善工作分工,压实工作责任。健全民生工程横向、纵向协调推进机制,形成齐抓共管、高效有序推进民生工程工作的局面。
二是把握工作重点,聚焦精准实施。紧紧围绕2021年33项民生工程年度目标任务,进一步强化责任感和进位意识,突出问题导向,加大工作力度,围绕年度目标任务,拟定项目进度时间表,按照序时进度要求,细化工作任务,加强分月督查力度,做到周周有进度、月月提位次,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三是严格资金管理,夯实投入保障。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确保民生支出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财力状况相匹配,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坚决避免脱离实际、寅吃卯粮。优先安排、配套、拨付民生工程资金,及时足额落实民生工程配套资金。加强民生工程资金监督管理力度,确保资金管理使用到位。
四是创新宣传渠道,巩固民生品牌。充分发挥媒体宣传主渠道、网络宣传主窗口、基层宣传主阵地“三位一体”的宣传方式,通过干群之间的上门走访互动,畅通交流渠道,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熟悉、了解民生工程政策,做到民生工程宣传无盲区,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落实民生工程信息员包片联系机制,强化日常督查检查,务求宣传实效。引导好群众对政府的合理预期,切实提高民生工程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五是完善管护机制,确保发挥实效。坚持建管并重,不断创新建后管养机制,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民生工程建设和运营维护,充分激发市场机制资源配置活力,不断扩大群众参与,切实提升民生工程建后管养水平,确保民生工程长期发挥效用。
问:下一步工作安排
答:继续坚持“发展为了人民”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在发展中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围绕2021年33项民生工程目标任务,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强化责任担当,加大工作力度,完善推进机制,务实创新举措,扎实推进民生工程政策宣传、项目实施、建后管养、督查考核、绩效评价等各项工作,确保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一步推动我市民生保障水平再上新台阶。
问:政策解读咨询电话
答:如有对《通知》不理解之处,可咨询市财政局民生办,咨询电话:0559-2355581(工作日8:00-12:00,14:30-17:30)。
黄山市民生工程专题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