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地方金融监管局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立足地方金融监管职责,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不断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水平,法治建设工作有序推进。现将我局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严格履行法治责任。局党组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将法治建设、依法行政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局主要负责人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始终把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本单位法治建设重大问题,并将履职情况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年终述职报告。形成主要领导负责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科室配合抓的工作局面。
(二)增强学法用法意识。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制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要学习内容,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2022年,通过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讲话和论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四卷、《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信访工作条例》等内容10余次,组织全局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网络专题班学习,通过学习强国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的署名文章,推动形成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的良好氛围。积极配合我市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申报创建工作,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参与法律知识测试。同时,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学习《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等金融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规定、地方金融领域有关监管执法工作的制度、规定以及《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处理简易办法》等,确保在日常监管执法过程中能做到心中有数、脑中有策、手中有招。
(三)开展金融普法宣传。着力打好防非“组合拳”守好群众“钱袋子”,引导区县成立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党员志愿者宣传服务队,精心打造“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防非宣传阵地。全市各级预计开展活动200余场次,制作发放宣传册17万多份、发送短信16万余条。利用部门网站和微信群、朋友圈、抖音等新媒体宣传阵地,强化宣传教育。组织开展“防范非法集资有奖知识竞答”等活动,参与竞答0.9万人次,积分19.26万分。开发“宣教学习码”,广泛普及地方金融管理条例、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等金融知识,畅通非法集资投诉渠道,有效提升群众金融素养,累计注册8500余人。推动金融风险防控纳入网格化社会治理,成立306家“党建金融联盟”,选派488名金融村官驻村宣传服务,健全“网格+金融”防范非法金融活动联动机制,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同参与,集宣、防、处于一体的非法金融活动源头管控长效治理体系。
(四)严格落实依法行政。修订完善市金融监管局局长办公会议制度、局党组议事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局重大事项、重点工作、人事任免、大额资金使用等,均通过局党组会或局长办公会研究,集体讨论、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严格按照市政府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要求,坚持每季度对涉及我局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对与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相抵触以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相关规范性文件,及时进行修改或者废止,清理后及时向社会公布继续有效、废止和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严格执行《安徽省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机关执法人员均通过地方金融监管行政执法资格认证考试,执法过程中主动出示执法证件,并充分告知当事人相关执法事实、理由、依据、法定义务和权利等内容。坚持执政为民的宗旨,做好群众来电来访投诉工作,及时做好12345市民热线的回复办理工作。及时处理信访业务和12345市民热线反映问题,累计涉非法集融资、金融管理等投诉、咨询、举报、建议类问题22件。
(五)依法实施金融监管。实施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追偿挽损工作,建立担保代偿风险项目台账,定期调度相关机构代偿指标情况。推动实施《安徽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尽职免责工作指引》,鼓励我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放开手脚、不断创新,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开展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发生代偿或代损后快速实现责任认定提供制度依据,解决机构“不愿担、不敢担”问题,进一步推动呆账核销工作开展。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开展联合执法检查。按照省级统一部署,联合市公安局、市场监管局、市人行等部门,对融资担保、小额贷款、典当行、融资租赁、投资公司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现场检查工作。检查融资担保公司2家、小额贷款公司2家、典当行6家、融资租赁机构1家、投资公司4家,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检查、全面体检”。
(六)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优化完善权责清单并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清单和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根据机构改革安排,调整后,我局权力事项共计25项,其中行政处罚20项,其他权力5项。调整后公共服务事项8项、行政权力中介服务保留事项6项。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及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建立责任型、法治型、服务型机关。完善行政执法队伍,积极组织我局在编干部参加2022年地方金融监管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专门法律知识考试并全部通过,执法人员占全局在编人员的64%。我局2人积极参加2022年度市直部门行政执法人员通用法律知识培训,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行政执法实务等知识,整体业务水平和能力进一步提升,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不断建立完善。
(七)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有关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立改废释,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情况。按照公平竞争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审查机制,在规范增量的同时清理存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印发《黄山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赛马机制评价激励办法》《黄山市加大稳企增效力度实现良好开局若干政策》等文件。不断创新银企对接方式方法,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五进”、驻企服务等专项行动,召开全市金融要素对接会,搭建政银企沟通交流平台。加速提升黄山市中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着力优化金融生态,办好“永不落幕的银企对接会”。累计至今,黄山市中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共注册企业29270家,撮合融资需求686.68亿元。督促各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压降平均担保费率至1%以内,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当年累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年化利率较上年下降0.54个百分点。我单位被市委市政府评为2022年全市营商环境优秀单位。
二、存在问题
本年度,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各项相关任务均有不同程度进展,离实现法治政府建成目标又近了一步,但也存在着学习力度不够、制度不够健全、宣传公开力度不够、部门间协调机制不完善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干部法治教育。健全并落实集体学法制度,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和掌握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强化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培养法治思维,使领导干部真正做到知法、守法、用法,不断增强依法行政能力水平。
二是强化地方金融监管。建立健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工作机制,综合执法力量,强化协同配合,定期分析研究,推动信息共享,加强金融监管,严格责任追究。聚焦地方金融机构风险,非法集资、“套路贷”等各类非法金融活动风险,进一步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属地责任和监管责任,建立健全地方金融领域扫黑除恶长效机制。
三是强化金融法治宣传。进一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主体责任,积极加强新媒体在普法宣传中的运用,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及金融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规定,加大防范非法集资、防范金融诈骗、中小投资者保护等知识的宣传普及,增强普法工作的互动性,提高群众参与度,营造学法懂法守法护法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