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11341000MB15834479/202401-00014 信息分类: 规划信息
主题分类: 财政、金融、审计 发文日期: 2024-01-05
发布机构: 黄山市财政局 发布日期: 2024-01-05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无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黄山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作者: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发布时间:2024-01-05 08:44 信息来源:黄山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阅读次数:

根据要求,现将市地方金融监管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支持安徽省生态产品交易所建设。

1.充分发挥安徽省生态产品交易所多年来服务我省新安江流域水排污权交易试点的成功经验和影响力,制定《安徽省排污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通过市政府向省政府报送《黄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请求支持由安徽省生态产品交易所承接全省排污权交易市场的请示》(黄政〔202347号),按照市领导批示要求,积极推动成立工作专班承接全省排污权市场,按照省生态环境厅工作部署,分阶段推进全省排污权交易改革工作。

2.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安徽省生态产品交易所,以市政府名义向省生态环境厅反馈,争取在《安徽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中明确由安徽省生态产品交易所承担排污权的交易、结算和鉴证等具体工作,负责全省统一的排污权交易系统的运行和管理。

3.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安徽省生态产品交易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坚守服务改革、服务乡村振兴、服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初心,围绕破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的四难尤其是交易难问题,努力探索两山转化路径,已发展成为专业化、特色化的生态产品交易平台,累计完成生态产品交易8348笔,实现交易额40.49亿元,总溢价5900余万元,项目最高溢价率达1500%,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作出积极贡献

4.作为交易鉴证平台,安徽省生态产品交易所按照碳汇转让项目挂牌申请材料,进行项目挂牌公告,接受意向受让方咨询并指导其系统操作,保障11月份召开的2023创意黄山发展大会实现会议碳中和,促成全省首个村集体竹林碳汇项目成功开发并交易。

(二)持续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1.企业上市挂牌方面,2023年全市新增在审企业1家(黄山谷捷),并列全省第5,新增辅导备案企业1家(昌辉股份),并列全省第8,新三板挂牌企业9家,目前市级上市后备企业共21家,纳入省级上市后备资源库企业16家,四板挂牌企业达到391家,今年以来新增73家,创历史新高,其中科创版挂牌新增60家,科创板挂牌存量占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比例位居全省第3,同时,9家四板挂牌企业完成股改,超额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

2.资本市场培训方面出台资本市场业务培训升级3.0方案,截至目前,我市举办各类资本市场业务培训超40场次,参训企业超1000家次,在全省率先联合省股交中心开展成长型企业苗圃春风专项行动系列培训,实现上市后备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全覆盖。直接融资额达62.65亿元,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

(三)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基金方面,全市政府性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共20支,合计认缴总规模92.29亿元,实缴到位资金35.66亿元,实现对企业从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全覆盖;试点建设基金村落,丰富大黄山现代服务业态,制定黄山市支持基金村落发展若干政策,完成基金黄山市诚敬和一叁号合伙企业3支基金注册;加快基金丛林建设,我市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完成组建,加快设立新能源汽车产业、新材料产业基金,积极对接绿色食品产业、生命医疗健康产业、大黄山文旅核心高地产业基金,建立完善政府性股权投资基金体系,加大风投创投招引力度。

2.绿色金融方面,截至 2023 年末,绿色信贷余额 233.58亿元,同比增长 20.82%;绿色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 1.69 亿元,同比增长 43.19%。创新推出的村落徽州绿色金融项目多次受到省委省政府批示推广,落地全国首单VEP绿色金融项目贷款,千万工程绿色金融项目作为支持和美乡村建设项目顺利在我市落地全省的首笔,EOD绿色金融项目创新支持了我市生态环境保护性开发;

3.金融招引方面,组建市基金招商,赴上海、香港等地开展4场基金村落专项招引活动,对接知名投资基金30余家,在中国黄山企投家年会境外专场活动、赴香港经贸交流中向香港及澳门中资金融业专题宣传推介,促成意向合作企业落地。

(四)努力打造金融人才队伍

1.组织部门支持下,我局会同中央驻黄金融管理部门等通过谋政策,建立市金融人才队伍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全市金融领域人才建设。出台金融人才引育政策实施细则,建立6个市级金融人才实践基地,积极构建金融人才工作服务体系。拓渠道。在我市与省级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中,均将金融人才交流纳入重要条款。积极争取我市更多的人才纳入省级金融人才实践基地交流。优环境。定期组织市县分管或从事金融工作的领导干部进行金融知识专题培训,年度目标完成率位居全省第3。会同科技、财政、人社局出台人才贷管理办法,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创新创业优惠低息贷款。

2.多措并举,实践历练人才队伍。双向交流引育一批。连续两年从央企、省属金融机构争取到4名金融人才来黄挂职实践,其中1名金融人才从央企调任区县政府任职,同时选派2名市县干部到深圳证券交易所等单位开展挂职锻炼评选研修培养一批。组织分层次由省金融专家库专家评选出黄山首批领军、骨干、青年等13 名金融人才,引导积极投身我市经济建设、“双招双引”主战场。连续两年在资本市场学院举办全市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培训班,对国企、区县部门干部和民企高管进行专业理论与实战研修

二、下步工作打算

围绕“生态强市”,发展绿色金融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绿色金融产品,大力推广村落徽州VEPEOD千万工程绿色金融项目,落实市委绿色金融看黄山要求,助力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和实现双碳目标。推进建设生态产品交易服务平台,发挥好省生态产品交易所职能,推进农权、排污权、水权、碳汇等生态产品交易工作,筹备推动新安江流域跨区域(安徽—浙江)水排污权交易工作。充分发挥安徽省生态产品交易所多年来服务排污权交易试点的成功经验和影响力,按照省生态环境厅工作部署,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排污权交易,配合开展长三角区域排污权交易市场建设。

二是围绕“产业强市”,持续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坚持盘活存量、做大增量。存量方面,重点提升省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企业转化入库,提升我市九大新兴产业企业转化入库;督促企业入库两年内完成股改,重点提高四板挂牌企业的规范股改率和直接融资覆盖率,大力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入库股改。增量方面,联合各地区、各行业主管部门深挖后备资源,对入库企业实施清单化管理,组织专业团队为初次入库企业提供免费上市诊,以县为单位,加快组建涵盖科技、产业、金融等领域的专家服务团队。常态化开展资本市场业务培训,常态化邀请资本市场专家来黄开展专业培训,提升企业资本市场融资信心和智力支持全面梳理我市存量基金,加快落实我市新兴产业基金组建方案,着力解决基金设立的分散化和效果的碎片化,实现一区一基金”“一产业一基金。提升政府性引导基金管理水平和效能发挥,建立各级政府投资基金与上市后备库企业名单双向推送对接机制。加强基金招引,指导试点区县出台支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政策,加快组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绿色食品等基金,建立完善政府性股权投资基金体系。同时,建立健全绩效考核评价、运行风险管控、投资效益容错等机制,提升基金专业化运营水平和运行质效,进一步构建政府性投资基金发展的更优生态。

    三是围绕“人才强市”,努力建设专业化金融人才队伍。围绕金融高质量发展、做好“五篇大文章”、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争取更多金融人才政策支持,加大紧缺型、技术性和大学生金融人才引进,打造“金融人才之家”,以金融队伍的纯洁性、专业性、战斗力为重要支撑,为“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贡献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