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县多点发力,全面筑牢绩效管理之基
为进一步筑牢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夯实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根基,黟县聚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切实强化预算绩效管理责任落实和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着力构建符合黟县实际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一是创新“财政”模式,充分借力借智。在绩效管理过程中采取财政+人大、财政+审计、财政+预算单位、财政+第三方等“财政+”模式协同开展绩效管理工作。采取财政+人大开展事前绩效评估等业务;财政+审计和财政+第三方等开展绩效评价等。财政+部门建立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的项目库、指标库、标准库等基础数据库,并实时动态管理。
二是开展业务培训,深植管理理念。分五个批次分别开展各乡镇、各部门分管领导和财务经办人参加的预算绩效管理宣传动员和业务培训班;组织财政局牵头和归口股室,以及部分重点部门的分管领导和牵头负责同志,参加省厅绩效处领导赴黄山讲授的《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政策解析与操作实务》培训班;联合县人大财经工委赴庐江县学习该县的绩效管理工作;组织全局领导班子成员参加合肥市财政局局长赴黄山分享的绩效管理经验。
三是发挥“互联网+”优势,提升管理水平。在编制2022年预算时,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预算一体化平台绩效管理模块,编制系统植入预算指标体系,为各单位设立绩效目标的提供参考,设置绩效目标前置性审核条件,助推各乡镇各部门在编报2022年度预算时,须按照规范化的格式在系统中同步编报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实现财政部门对绩效目标和预算收支的同步审核。
四是规范审核流程,优化管理绩效。充分发挥财政内部股室单位作用,把支出股室单位嵌入到绩效审核流程,支出股室最了解资金情况放在最前端进行初审,预算绩效管理股按照绩效管理标准进行复审,预算股抽查监督并终审,形成“多方协作、层层把关、各负其责”的绩效审核新机制。
五是建立考核机制,强力推动实施。为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的责任约束,出台《黟县绩效预算管理考核办法》将“预算绩效管理”纳入县政府对各乡镇、各部门综合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同时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公务员考核的重要参考;绩效考核结果挂钩年度预算安排,并建立结果通报和约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