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精准发力 筑牢“安居梦”基石
——歙县多措并举提升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保障水平

发布日期:2025-10-30 14:42信息来源:歙县财政局 作者:歙县财政局 阅读次数: 【字体:   收藏

住房是民生之要,保障性安居工程是关系千家万户福祉的重要民生工程、发展工程。近年来,县财政局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将保障性安居工程作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关键举措,持续加大财政投入,优化政策供给,创新支持方式,为扎实推进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与政策支撑,助力更多家庭实现“安居梦”。

一、强化资金保障,推动项目提速增效

面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资金需求,县财政局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一方面,主动对接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资金,做到早谋划、早申报、早到位;另一方面,在县级预算中优先安排、重点保障,确保地方配套资金足额落实。同时,规范高效使用财政资金,全面加强绩效管理,确保资金精准用于棚户区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及运营等关键环节。

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推动了一批安居工程项目加快落地、顺利实施,有效改善了城镇困难群体以及新市民、青年人的居住条件。“十四五”以来,全县累计投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1.46亿元,具体包括:发放租赁补贴158万元;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投资5878万元;棚户区改造投资5578万元;危旧房改造投资471万元;老旧小区改造投资2473.86万元。各类资金均实现有序拨付和有效监管,有力支撑了项目推进。

二、优化政策供给,提升保障精准程度

在直接投入基础上,县财政局注重发挥财政政策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出台一系列精准支持措施,推动形成多元参与、持续发展的保障格局。“十四五”以来,累计发放租赁补贴828户;建成保障性租赁住房342套,主要分布在开发区园区;完成棚户区改造112套、危旧房改造92套;实施老旧小区改造15个,惠及居民1337户。通过分类施策、精准滴灌,保障性住房供给结构持续优化,群众住房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三、突出实施成效,增强群众获得感

财政持续投入和政策协同发力,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众多居民从设施落后的棚户区、老旧小区迁入新居,或享受到改造后小区环境和功能的全面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安居工程的实施,还有效优化了城市空间布局,提升了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特别是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建设发展,为吸引人才、稳定就业提供了重要支撑,进一步增强了城市的发展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下一步,县财政局将继续坚持“房住不炒”定位,紧跟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形势、新要求,持续完善财政支持政策,强化资金保障与绩效管理,推动构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努力实现人民群众住有所居、住有优居,为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财政力量。